11月20日,环球时报援引美媒报道:美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流感感染病例激增,已导致美国儿科医院医疗资源快速耗竭,进而引发公立儿童医疗系统过载,万般无奈的美国儿科医生们唯有向拜登政府请求进入全国紧急状态。
根据美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一旦美国联邦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就可以激活全国应急指挥系统,调用人员和资金,投入经济救援。必要时候军队介入这一点,一如我们当初组织武汉救援一样。
想当初,纽约在新冠第一波群体免疫中的大量死亡,导致当地殡仪馆即便24小时连轴转也无法处理堆积如山的尸体,美国陆军部长就曾迅速将专业收尸队(陆军第54军军需连)部署到纽约,以传说中每天大约400具尸体的无害处理速度,高效化解了纽约殡仪馆的崩溃压力。

美国从2021年3到6月开始,逐步废除口罩禁令,并全面放开疫情管控,是导致RSV病毒的反季节爆发的根本原因。儿童本身免疫系统发育就不齐全,合胞病毒与流感病毒肆虐人体,如出入无人之境,就跟病毒环伺下未安装装任何杀毒系统的裸奔电脑一样,随时随地都会被放倒。
这次横空出世的两大疫情也是新冠躺平的次生灾害。新冠病毒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会不同程度削弱患者的免疫细胞存量,多次感染就会不断削弱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厚度”。由于反复新冠感染后遭受的免疫侵蚀,导致人体抵抗力日渐衰退,连往昔谈笑间就能灰飞烟灭的普通病毒,如今都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
免疫侵蚀就像山西的刀削面,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被削的面团,病毒犹如削面的刀,刀一次次挥下就好比是反复感染。但是与刀削面削完了以后可以重新换面团不一样,人体免疫系统只有这一块面团。随着锋利的刀刃不断地削,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就越来越薄。直至免疫系统这块面团被彻底削完,最终走向死亡的结果就叫免疫过载。

很多人认为,目前很多确诊都只是轻症,不会挤占医疗资源。但是,目前初期感染者之所以没有大面积出现严重症状,并非新冠本身温和仁慈,完全是因为国家在过去三年及时扑灭了病毒,避免了大多数人的反复感染,这就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免疫细胞存量都是充足的。
但是,随着感染增多,免疫细胞的消耗就会加快。第一次是轻微症状,第二次、第三次再被感染,很多人身体就扛不住了。长此以往,轻症发展到发烧、肺炎住院的将会越来越多。以日本为例,安倍被刺杀以来,改变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日本迎来了第七波和第八波疫情。这两拨的病毒株都是Ba.5,但第八波的死亡人数是第七波的三倍之多。
随着免疫侵蚀的不断深入,日本境内感染新冠的间隔时间将越来越短,对应的就是轻症死亡率猛增,轻症死亡将不再是不可能。从轻症感染时间缩短到轻症死亡,对老年人、儿童以及免疫力低的人而言,大致只需要反复感染三次。即便是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在新冠躺平的环境里,也必须做好自我防护,避免间隔时间较短的反复感染击穿身体免疫屏障。
第一次,也许没有任何感觉,或者只是感冒的普通症状;第二次,会感觉咽痛得难以忍受,甚至伴随发烧;第三次,则可能伴随猛烈咳血,甚至咳出血团,肺部发胀引发白肺,最终死亡。对于免疫力比较强的人,反复感染的次数会多一些,但只要病毒继续肆虐反复感染,最终结果都会出现类似艾滋病晚期才有的白肺,导致目前医学无法阻挡的死亡。

医学上,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它会攻击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系统。HIV病毒专门攻击人体淋巴T细胞,淋巴细胞越少,免疫系统越弱,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越弱。艾滋病毒携带者通常免疫系统较弱,这使他们更容易患癌症。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疾病,比如乙肝和白血病,乙肝同样会逐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白血病和糖尿病本身就是免疫不足。如果三者罹患新冠,那么,患者的免疫系统将会加速耗竭,病人病情会快速恶化,大幅削减患者寿命。
由于新冠会引发这些疾病的并发症,这些人没有直接死于新冠,所以,国外公布的新冠死亡数据与各国统计的超额死亡人数对不上。实际上,在没有其他疫情和战争等重大原因的情况下,超额死亡人数才最接近于直接和间接死于新冠的真正数字,目前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00万。
数据显示,中国有1.2亿乙肝患者,1.41亿糖尿病人,2200万癌症患者,以及400万白血病患者。这些人加起来大约为2.87亿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还有些人看见国内最近的新冠死亡病例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觉得无动于衷,认为这些死亡的老人本身已经到了自然死亡的年龄,即便没有新冠,也会被心脏病、高血压夺走生命。
这样说的人,麻烦您把头埋进水里十五分钟,好好体味一下不能呼吸的痛,再来评论老人死于新冠的理所当然。如果是你们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要体会那种痛得不能呼吸的苦难,真的能安详地闭上眼睛吗?更何况那是赋予了我们生命,值得永远呵护和照顾的老人。

舆论战中负重逆行的中国方案

目前新冠之所以没有对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是因为我们全国都动员起来了,将病毒阻截在国门之外。中国安全,并不代表新冠本身无害,欧美等国已经陷入疫情泥潭,儿科在内的医疗系统已经接近崩溃,欧美经济因为新冠也已经陷入衰退边缘。
新冠疫情爆发以后,除了2019年12月到2020年3月这个时间段全国静默,足不出户外。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这个时间段,全国一共封过多少个城呢?大家有没有频繁做核酸呢?34个省市自治区,一个省平均大致也就一个城市。
在这两年时间里,去往各地旅行,只要亮行程码以及佩戴口罩即可。在动态清零政策下的这24个月,全国经济快速反弹,2021年全国经济增长8.1%, 2021年中国贸易顺差6467亿美元,比2020年猛增30%。当时,中国出口全球的集装箱都不够用,外资对华投资猛增。
在严格动态清零的这两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增长,贸易顺差更是击败了全球第一的德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那时的舆论环境里,防疫人员一直都是民族英雄一样的存在,驰援武汉、石家庄等都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支持。

为什么24个月以后,这些曾经的共同记忆就被严重篡改了?为什么动态清零就成了经济下行的背锅侠?是境外势力在配合内鬼引导“只要坚持动态清零,就绝对活不下”的话题,洗脑人们忘记2021年我们禁绝病毒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引发全面的清零与共存之争,撕裂民意,引发互斗。这就是西方和平演变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这种手法跟美国煽动伊朗、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骚乱事件如出一辙。
有人会说我们针对的是背后的利益集团,这就不得不提国内新冠检测龙头企业“九安医疗”。据九安医疗2022年中报显示:国内收入3.52亿,国外收入229亿(是国内的65倍)。考虑到九安医疗只取得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可,九安医疗的国外销售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彻底躺平的北美地区。
按中国人口四倍于美国的数量,如果躺平,如果共存,九安的业绩增长该是多少?严格疫情管控下的核酸检测政策真的符合这些核酸检测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吗?至于最近互联网上频繁出现的核酸检测造假视频与自媒体文章,对照官媒或者找当地人核实一下,便知真假。

美国发动这一轮对华舆论战,一方面是要将中国拉入疫情泥潭,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阻止中国从上到下形成“新冠病毒是美国对中国发动生化战”的共识。美国本轮舆论攻击的起点,就在11月初,直接原因是11月2日中俄在安理会提出,希望由联合国组成的相关调查机构彻查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
中俄将美国制造新冠病毒在内的事实提交国际社会讨论,这是公开质疑。美国对此的直接反应,就是强化对华舆论攻击,掩盖美国制造新冠病毒的事实。说新冠无害,意在否定病毒载毒量不断提高的事实,说新冠是感冒,就是想将其纳入自然病毒之列。
2022年9月17日,罗马尼亚议员曾在欧洲议会爆料,2017年美国就制造出了新冠病毒。该议员还在会议上公开质疑,为什么在武汉发生疫情后的第三天,还没有获得病毒株的美国,就能火速推出西方三大神药为首的辉瑞疫苗?为什么这些疫苗连人体实验都没有开展,就能仓促投入使用?为什么欧洲疫情肆虐,最严重的地区恰好就是西方三大神药接种率最高的地方?

此外,新冠毒株引发更高致死率的背后,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第一波被感染者产生的抗体,根本对无法对抗同样毒株的第二波攻击。新冠能够反复感染患者,抗体已经成为病毒入侵的“带路党”,这种ADE效应不仅存在于埃博拉病毒中,也存在于登革热、MERS病毒身上。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效应又叫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就好比你和敌人对决成功找到了制服他的办法,但是下一次接触病原体时人家已经进化了。用同样的办法已经对付不了敌人,可是不自知的你仍然用旧办法应对。最著名的方式被称作“特洛伊木马”,被骗的非中和抗体反而会帮助病毒进入靶细胞(通常是免疫细胞)更广泛传播,导致病情加重以及过度免疫反应。
病毒的变异往往是无序的,只有在适合生存的环境里,经过长时间的繁殖之后,才会在极小的概率中出现变异。大量美国年轻患者产生了疑似ADE效应,不排除可能病毒在美国已经流行了较长一段时间。这意味着他们部分人早就感染了新冠,并产生了低水平的抗体,当再次感染不同亚型的病毒,便出现了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使病情短期加重。

11月22日,经合组织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将从2022年的3.1%下滑到2023年的2.2%,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正在急剧放缓。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8%,明年增速将放缓至0.5%。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只能是成功防疫。韩国、日本、越南、欧洲、美国实行的躺平政策已经被证明,不仅无法保护人民健康,更无法保持经济增长。
我们需要时间来找到破解这一轮生化战的解药,动态清零政策是目前唯一可以用空间换时间的做法。所以,相信党和国家,别问疫情何时结束,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而不是有了希望我们才坚持。只要我们一直笑到最后,崩溃的就是敌人。
环顾全球,中国政府是唯一一个动用大规模公共医疗资源为亿万人提供免费新冠检测和治疗的国家。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人肩上,都是一座山。一旦新冠全面爆发,对底层人民群众经济状况的影响将远超对富豪们的影响。最先倒下的,一定是我们这些上有老母、下有妻儿的普通老百姓。

请大家记住,如果不是国家动用超过14万亿的资金和物资,才保证了病毒没有入侵所有国人,即便是按美国自己统计的并不完整的感染数据和比例,中国也会有大约4亿人感染新冠、400万人死亡。这保守估计的400多万的死亡人群中,有多少会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亲朋好友,谁也不会真正知道。
但是,这样的努力换来的却是社交媒体上无休无止的抱怨和攻击。到底是谁在操控舆论?谁在误导大众?谁在试图推倒我们的生化防御城墙?即便您暂时不明白国家的良苦用心,也请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攻击,多一些思考,多一分配合,历史终将会告诉您真正的答案。
180年前的公元1840年代,鸦片刚刚输入中国的时候,某些人就喊着“鸦片无害,不吸不足以强身健体”的鸦片无害论;180年后的20年代,某些砖家又喊着“新冠没有危害,新冠就是大号流感,不会导致大面积死亡,无症状感染更是安全,完全可以居家自愈”的新冠无害论。 
为了在社交媒体上忽悠民众新冠就是大号流感,某些所谓人民代言人成建制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人发布自己HIV阳性帖子后,大量让吃连花清瘟或者多喝水就能自愈的回复涌现。这些设置机器人引导评论的,真的是中国的普通民众吗?

精英阶层严格隔离防疫,底层人民躺平狂欢

在美国华尔街和联邦以及州政府,没有定期核酸检测报告根本进不了办公大楼,加拿大政府部门亦然。美国明星等社会精英举行的私人趴体上,没有核酸报告同样无法进入。
最近的大热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普通看台上的人们不戴口罩,在欢呼声中热情迎接新冠病毒的洗礼。但是,隐秘的角落里,卡塔尔王室和顶级富豪们集体佩戴口罩,坐在完全隔绝的包厢内看球。
底层民众完全暴露在新冠气溶胶中的狂欢,与精英阶层严格隔离防疫的自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国目前之所以没有爆发危机,是因为美国私立医疗系统的大量资源保证了富人社区的安全。精英们每天都在核酸和定时体检,有问题随时住院治疗,这就保证了美国上层首脑的安全,让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发出指令,保障美国经济政治的有效运行。
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分级医疗制度:穷人在公立医院中接受治疗,富人则主要在私立医院中治疗。这两个系统并存于同一个国家,一个宛如地狱,一个宛如天堂。届时,即便美国公立医疗系统彻底崩溃,也丝毫不影响美国富人悠闲的接受顶级医疗团队的悉心治疗。
据圣经记载,大洪水爆发前,少部分人提前打造了诺亚方舟,最终躲过大洪水,劫后重生。新冠疫情也是如此,美国私人医疗系统拥有不救助公众的法律豁免权,犹如诺亚方舟般保护着富人们,而普通民众却只能在疫情洪流冲垮公立医疗系统后的尸山血海中浮沉。

人工智能和高福利时代的诺亚方舟,无需承载过多的垃圾人口。代表新保守主义的白左与代表新自由主义的群体本就水火不容,美国精英躺在诺亚方舟上,冷眼看着底层在滔天洪水中流血漂橹,公立医疗的大陆终将沉没在疫情的滔天洪水之中。
随着成人反复感染新冠带来的免疫系统被击穿,未来不仅公立医院的儿科系统会彻底崩溃,与成人心肝脾肺肾等疾病有关的所有公立科室资源也会被逐步撑爆。从不明肺炎、不明肾炎、不明血栓、不明脑瘫到不明艾滋,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染浪潮,终将把美国底层人民卷入冰冷的海底。
大范围传播导致大量病患涌入医院,若引爆大规模院内感染或出现大量医护人员离职,医疗系统崩溃下底层生活无望,枪支管理混乱的美国必然爆发骚乱。被逼到绝路上的美国底层持枪胁迫私立医院挽救家人,以及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无助,全美社会民意与政治秩序将陷入全面撕裂,这是马斯克之流转道收购推特构建舆论帝国也无法阻止的。

概念科普

无症状感染:初期感染者

所谓的无症状感染,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初期感染者,他们依旧会传染他人,后续一旦产生症状,也会引发感冒、发烧、全身酸疼、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甚至伴随发烧超过40摄氏度,咽痛等。推特上无数海外华人留学生都在痛斥多次新冠感染后居家自愈的痛不欲生的感受。
如果让患者以为初期感染不会发展到咳嗽、发烧乃至白肺等症状,不仅会耽误患者接受治疗,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将病毒传染给家人。在国内第一个死亡患者治疗期间,就是因为未采取防护措施,感染了自己的女儿和妹妹以及周围的医生。这位不幸的死者也成为武汉疫情中的传播源头。
在出现初期感染的时候就必须严格隔离,并在症状初期介入,避免病毒侵蚀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用无症状偷换初期感染的概念,兼之篡改成以白肺为轻重症的分界线,对患者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如果等到CT显示白肺才开始再确认为重症抢救,那就太晚了。

重症诊断标准:白肺

在艾滋病诊断分型领域,肺部大面积发白一直是鉴定艾滋病晚期采用的标准。现在,这一标准被用来区分新冠轻重症,直到病人肺部发白才满足重症住院的标准。要知道,一旦病人肺部发白,不仅代表肺部已经发硬,纤维化,而且,气管插管都插不进去。
此时,新冠病毒已经入侵人体很深,这种情况下,新冠病毒极有可能已经感染损伤了肺部、神经、骨骼、心肌等永久细胞,这些损伤将永不可逆,而且,心肌炎、肌肉萎缩、癫痫等脑病毫无例外都会给患者带来永久性损伤。这时候才入院,别说救活极难,即便最后被抢救过来,人也就几乎全废了。

2019年12月31号,国内第一个死于新冠的患者就是在武汉协和医院确诊白肺,从12月23号肺部出现白点感染到12月31号肺部全白,只用了8天时间。从出现白点到肺部全白直至最终死亡,只用了15天时间。
看到病人白肺的CT片子,一度让协和医院的医生误以为患者罹患艾滋病并已经到了晚期,但在8天时间内就迅速发展成艾滋病晚期显然不可能,于是,医生开始安排患者转院到金银潭医院治疗,尽管医生们尽全力挽救,但患者还是在7天后死亡。

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副院长发现新冠病毒具有类艾滋病毒的免疫细胞抑制功能。西方药业集团和医疗系统要用抗艾药物治疗新冠。如果新冠只是大号流感,为什么痊愈后,在没有任何新的感染源的情况下,还会复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对44具新冠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后还发现,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在其体内存留数个月之久,并扩散到包括心脏和脑部的全身各个位置,即便是轻症或无症状患者,也会长时间在体内保留新冠病毒。

阳性诊断标准:Ct界限值

长期以来,国内设定的Ct界限值为40,这是荧光定量PCR方法中设定的科学数值。在做核酸检测时,检测仪器需要把病毒样本基因放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侦测到病毒。Ct值=40,表示该病毒样本基因放大2的40次方,即经历循环40回合的几何级数放大后,侦测到荧光值可达到阈值。
病毒核酸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高,越容易被侦查到,(cycle threshold)循环阈值Ct也就越小,说明循环次数越少,用的时间越短,不用放大多少倍就能检测到病毒。反之,如果Ct值越高,代表需要越多时间与循环,病毒需要放大很多倍才能被侦测到,代表病毒含量较少。
低于40就可以确诊为阳性,但如今出院要求的数值已下调到35连续两次核酸检测Ct值均大于或等于35,就可以解除隔离)。这意味着个别“假阴性”患者可能是“真阳性”,这种核酸逃逸下的病例四散,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地方会出现阴性传播。

@搞生物医药的

无症状:得了病没死,没有去抢救且没来得及拍CT的。我认识的几个确诊的都是在第一天就能达到38.5℃以上的“无症状”(年纪25岁左右)。
还有更离谱的两道杠39℃没有测核酸就叫疑似病例呢(按这个理论当年武汉确诊全是疑似病例无症状都不算)。
轻症:有幸拍了ct看到了肺部实质性的病变,注意是肺炎,这时候一般没有退烧针体温就是4开头了,好在不需要上呼吸机的新冠肺炎就算轻症了。
具体轻症有多轻,你可以看看轻伤有多轻。你以为轻症还能生活自理?你找个39℃的无症状看看能不能自理?国际玩笑。
重症:不抢救几乎必死。
新冠后遗症里,思考和反应能力下降尤为明显。没有哪个人变傻了会自己觉得自己变傻了,就跟喝醉酒后说自己没醉一样,除非高强度耗脑的职业,可能就体会不到吧。
普通人最好还是别生病啦,只能跟你说当医保罩不住治疗费用的时候,新冠治疗还是蛮贵的。你不懂后遗症可以,但是你总不能不懂钱吧。

奥密克戎r0约13左右,说明在传染周期内传染的人数13人左右。这是在假定我们都是没有疫苗的易感人群的前提,同时不做防护,所以实际上小于这个数字。
但是一名患者在传染周期内接触的其他人起码也有几千人了,就算是两点一线,每天挤地铁,接触的人也不会少于一千人。
这其中平均下来也就一传十几,接触者被传染的概率并不高。大家想想是哪些人被传染了?几千个人中总有那么几十个不带口罩或戴一半口罩的吧,主要就是这些人被传染。
病毒虽小,但是主要是飞沫,气溶胶形式传播,飞沫可不小,一下就拦住了。就算有体积小的病毒颗粒,口罩是静电吸附,还是妥妥的防得住。
就算有一丁点漏网之鱼,病毒量不达到一定值也不会构成感染,相信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的威力吧。作为普通人,做好防护,就不用太过焦虑。三件套五还要就够了。
还有它是个rna病毒,你想想实验室提取rna是多么艰难一件事,枪头都要灭两遍。电镜下新冠也不是概念图那样规整的圆球,虽然有蛋白外壳,但缺陷也不少,其实离开宿主它是相对比较容易嗝屁的东西。
目前为止对于环境传染的案例,只能说明环境阳性,已有证据不能区分究竟是环境传染了人,还是患者污染了环境(动物传染人这个倒是真的)。
普通人做好防护大可不必焦虑,就算不幸感染了,当下感染者不多的情况下,医疗条件充沛,药物也充沛,你大概率会有较好的预后,相比较外国的感染者,你大概率后遗症更少更轻微。

但若说后遗症要是没有,那我们开了那么多针对新冠后遗症的药物研发项目是为啥呢?我们这些搞生物医药的正在犯愁呢,新冠后遗症的市场正在被外企一点点蚕食,抢注专利。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PaxMedica后遗症的药物有的国家都上市了,没有后遗症患者怎么做几千人几万人的临床试验,怎么上市。
真要没有后遗症,谁他喵的会眼红这个市场。从研发到临床试验,最后为了上市都是七位数八位数的钱往里面砸,你觉得那些掩耳盗铃因噎废食的想法最聪明,药企往里面砸钱都是傻批?
医院里,新冠痊愈患者不少得个普通感冒都需要住院。药企都在研究后遗症有多少,多严重,怎么治,居然还有憨憨还在犹豫有没有后遗症。真是笑话。
还有说奥密克戎在南非都感染了一遍症状轻微的,然而针对后遗症的药物最早就是在南非上市的。怎么样,脸疼不疼。
你是相信媒体,相信几个公知网红,相信知乎几个上海ip的编几个亲朋好友的故事,还是更愿意相信公司的真金白银的支出和营业额,相信药物批号呢?

不同人价值取向有别,后遗症多不多,风险大不大影响不了个人观点。都知道艾滋病的风险,还不有人是跟陌生人XX的。
都知道狂犬病死亡率百分之百,还不是有少数人非要遵循“十日观查”不看到狗死,不肯打疫苗,错过疫苗时间的。
死都不怕,怎么会怕新冠,他们只是觉得就算得了也想拉个垫背的。自己挂科了,希望有人和自己一起补考罢了。
人本性就是自大的。心脑血管死亡的人半数以上生前都自以为是私自换药改药。原位癌切除却复发的人中很多都私自停止化疗。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均是没有遵循医嘱控制血糖,直肠癌首次确诊晚期的患者,早期往往认为便血不痛就没事。
相反一颗4mm的可自行排出的肾结石却可以疼得让病人足够重视。秃头这种不算疾病的体征却能让有些男性不惜运用雌激素产品。
知识的界限让有些人理性,有些人只认“感觉”。人在自以为症状轻微的时候,总是会对这些疾病没有敬畏之心,无视警告,觉得自己厉害。
但最后霉也不会倒在别人身上,受害的也只是自己的家庭而已。而推行一个疾病无害的人,却在实实在在损害不想生病的人的利益。不知为何你却捧它。
有个捞尸人发短视频,劝别人不要去游野泳,水草多,容易溺水,居然还有人阴阳怪气他。当时疑惑,我现在算理解了。

肺结核万分之一死亡率,却没有人吹捧和结核共存,也没有人吹捧停止结核病人的隔离。腮腺炎、水痘这些不会致死的疾病,患者都会被要求停课,停工。
腮腺炎患者都很担心转化成胰腺炎,或者损伤卵巢(或睾丸),又是查尿又是查血。腮腺炎患者发生这些并发症的概率比新冠可低多了。
你们为何不为这些传染病争取争取共存的资格,偏要执着于新冠呢?奉劝共存爱好者们还是早点死心吧,原则性东西是不随少数民意而转移的,五千年文化自古如此。
中国能够敲桌子的专家手里都是真实数据,不至于蠢到看媒体上那种美化后的数据,要相信他们的专业性。
不信也没事,反正你也影响不了大方向。而作为同样也能拿到真实数据的人之一,我确信中国不会主动去寻求共存,共存只可能是被迫共存。
爱信不信,爱得就去得呗。到最后搞不好还是我等生物医药的受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同行里面不安好心的人当然会鼓吹共存啦,不过人家自己防范的可好了。
反正我做生物医药,得病也是我割你们韭菜,临床试验毕竟也要患者,有人天生韭菜命,努力去救了却救不了就算了。
想想我赚的也是这部分人的钱,临床试验也是这些人是小白鼠。过半年流感季也来了,新冠加流感混合感染估计又能开个题,这些课题还需要样本呢。

观点

@面仔的猫

既然你们在外面活的挺好的,感染之后也没啥后遗症,那就各自安好吧。好好生活,也别劝国内开放什么的。
咱国家多少人口?14亿,开放之后,快速的传染力,会导致大量人口迅速被感染。
被感染后的那段时间,你是正常上班还是如何?我看了这么多评论,外国的被感染后会自觉隔离至少一周两周吧。
你们想想,现在都不愿意隔离的人,感染之后会自觉隔离吗?不会的,只会不当做一回事继续正常生活,然后又传染给别人。
大量的人口传染,会造成恐慌,即使没有后遗症,医院一定会人满为患,到时候医院能运作过来吗?不会的。
那么会不会有一部分人口抵抗力不行,扛不住,因而演变成重症?一定会,到时候,一定会出现人口死亡。
人口一旦发生死亡,恐慌便会加剧。超市、药店、医院,人都是自私的,到时候什么场景,你们应该能遇见到。

你们所希望的正常上班到时候能够实现吗?企业、公司、个体户、小买卖,到时候能够正常营业还是个未知数。
生活被打乱,房贷依旧不能正常还,你们会发现,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天堂。至少国家强制性的管控一段时间之后,你的生活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封闭不是永久的。而疫情一旦失控,没人进行强制性管控之后,超大的人口基数会成为一个爆点。
况且,现在新冠在不断的更迭,没人知道下个版本下下个版本,甚至大规模传染以后会不会出现超严重的版本,这种情况是不能够预支的。
你们提倡开放,是因为你们无需为开放之后的一切负任何的责任,毕竟到时候兜底的还是政府还是国家。至于身在海外的人,就更不用担心了,毕竟别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到这时候,网上会出现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可能就是现在口口声声喊开放的人,他们又会开始质疑政府为何不管控。当人的生活被打乱时,人的第一反应总会是寻找一个发泄口,天灾人祸,那么宣泄口在哪,在政府。

潜在威胁

新冠病毒通过结合ACE2受体侵入受体高表达的细胞。该受体在肺、血管、脑、肾中高表达,因此,这些器官是新冠病毒的主要靶器官,后遗症也主要和这些器官相关
新冠病毒(包括奥密克戎)最严重的潜在威胁,是数年至十数年之后的,可能带来的慢性肾病和肾衰竭发病率的飞跃,进而重创人类社会和文明。
在共存社会中,绝大多数个体将无可避免的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感染,部分国家重复感染中位数仅九十余天。每一波感染,都将导致大面积人群的肾功能受损。
由于肾的不可修复性,在可预见的将来一定会出现肾衰竭病例的大面积爆发。届时,共存社会中将既无可供透析之机,又无可供移植之肾,势必造成死亡率和死亡人数的飙升。

在此我对一些基本常识作一个通俗的解释。所有人来到世间,都从父母手上拿到了一笔财富,用来维持基本生活。
这笔钱不多,两百万上下,存着,不能赚,只能花;也不少,正常情况下,无病无灾,一辈子一半都花不到,哪怕那天挥霍了一笔,也毫无感觉。
但是一旦花到七八十万以下,你的日常开销会迅速上升,钱越少花得越快。花到五十万以下,你已经接近破产了,三天两头就会接到催账单。三十万以下,要么破产吃救济,要么准备投胎吧。
这两百万,就是我们的肾单位,一种只能挥霍但一个子都没法赚,却要靠它活一辈子的宝贵财富。除衰老和日常消耗外,药物损伤、肾部感染、免疫反应、其他组织损伤等,都会花费或多或少的一笔。
账单,就是肾功能异常的化验单。破产,就是肾衰竭。吃救济,自然就是做透析了。从原理上说,新冠这东西,抽一口可能得花钱。从几百抽奥密克戎牌的人来看,一多半人真的花了钱,有账单为证。
抽得次数越多,破产可能性越高,每抽一次之后破产可能性都比上一次高一大截。抽过的人真的会破产,比没抽过的人破产可能性高一大截。
推论自然就是,要是国家不禁,大家可劲儿抽,这破产率迟早得上天,到时候国家救济不过来,就大家一起上天吧。这禁还是不禁,您心里有谱了吗?

再聊一聊AKI这点事。漫漫黄沙之上,点缀着无数如我的家乡一般的绿洲小城。天空中从不下雨,但家乡的绿洲生机勃勃。
我知道,这全靠了小城发电厂里那两百台发电机,昼夜不停,从地下极深处抽取水源,维护着这地狱中的一点生机。
平静而无聊的生活打破得很突然。转眼间,灾难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漠,每一个小城都会遭到轰炸,数月一轮,无人能免。
但没多久,所有人就释然了:“听说只是石墨炸弹而已,很mild的,没几个城市完蛋,只要别被壳子砸到,人都不会死。”
我对大人们的讲法深信不疑,直到炸弹落下的那一天。
那一天,天空中落下几个黑点,一阵轻微的爆鸣,几块破碎的壳子掉落,谁都没事,果然如传说中一般mild。
我抬起头望向天空,干热的风中,黑色的细丝随风飘落,如同死神的触手伸向大地。
刹那间,全城的灯光都黑了下去,就连抽水机都停止了轰鸣。
“停电了停电了。”我惊恐的大喊。

“别怕,这是AKI,教科书上说,AKI能恢复的。”大人们不慌不忙的说。
真的,他们是对的,发电厂没多久就又恢复了运转,抽水机的轰鸣很快再次响起。
我好奇的走进发电厂,发电机们都在正常工作,只有角落里几台发电机上还在冒着青烟。
“这几台怎么回事?”
“石墨炸弹嘛,只要碰到输电线路,烧几台很正常的,跳个闸,AKI而已,随便排故一下就恢复了。”
“那这几台还能修吗?”
“想啥呢?每个城的发电机都是定数,建城时有多少就是多少,买不到造不了修不好。”
一股凉意瞬间从脊髓传遍我全身,我仿佛抓到了什么可怕的想法。
“如果每次灾难来都会废掉几台发电机的话,很快我们的发电机就会不够,三天两头供电不稳啊。”
“你说因为发电机不够造成的供电不稳啊,那是CKD,石墨炸弹只会造成AKI。”
“但是发电机只会越炸越少啊,迟早会供电不稳和停电的。”
“你混淆了AKI和CKD的区别。CKD是不可恢复的,石墨炸弹只会造成AKI,教科书上说,AKI是可以恢复的。你看,我们供电不是马上就恢复了吗?”

我摇摇头,不对,不是这样,我必须阻止这场灾难,我拼命收集一个个城市的信息,我去找每一个能找到的大人倾述。
“我们的城市很快就会有灭顶之灾。”
“危言耸听,大家不是都好好的吗?”
“我听有人说,在四百多个被轰炸的城市里面,一半多都发生了供电不稳。”
“知道啦,连像我们城市一样倒霉停电的AKI都没几个啦,再说就算是AKI都能恢复的啦。”
“我听有人说,被轰炸过的城市供电不稳的可能性比没被轰炸的高了一大截。”
“你说的那是CKD啦,和石墨炸弹造成的AKI是不同的啦”
“我听有人说,被轰炸次数越多,供电不稳和停电的可能性就越高。”
“跟你说了那是CKD啦,和石墨炸弹造成的AKI是不同的啦”
“我们再这样下去发电机会越来越少,迟早会供电不稳和停电的。”
“只有CKD才会这样啦,炸弹造成的是AKI,可以恢复的啦,我们的供电不就恢复了吗?”
他们坚信炸弹只会造成AKI,而发电机不足造成的是CKD,只要认得字的人都知道AKI和CKD是不一样的。
没有人相信我,他们依旧欢声笑语,随着报废发电机上袅袅的黑烟载歌载舞。
我绝望的躺平在炙热的黄沙上仰望天空,几个黑点悄然而至,几声轻微的爆鸣,干热的风中,黑色的细丝随风飘落,如同死神的触手伸向大地。何其mild。
mild。
MD!

天津方面的论文显示,高达一半的奥密克戎感染者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证明其肾脏受累(天津市首批430例不同年龄奥密克戎感染患者的肾脏受累情况分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2年第5期465-470)。
这说明新冠病毒对ACE2受体高表达的肾脏细胞的侵入的确会导致肾单位的损害和肾功能的降低,并外在表现为相关检测结果异常。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相对于阴性组,新增肾衰竭发病率提高2.96倍。
这说明天津方面的研究结果不是因为国内可能的中医药治疗导致的特例,同时也说明病毒感染导致的肾单位损害和肾功能降低的确会导致部分病患进展为肾衰竭。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圣路易斯退伍军人健康看护系统联合发表的报告显示,相对于阴性对照组,感染一次、两次、三次的病患,新增肾衰竭概率分别提高了1.26、3、5.7倍。
这说明重复感染新冠病毒将导致累积肾损伤,且在超出肾代偿极限后进展为肾衰竭,并具体表现为随感染次数增加而飙升的肾衰竭发病率。

世界各国正常年份每年的新增肾衰竭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上下,各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基本在同一数量级。
从前文最后一篇文献中,根据图5做半定量的分析,可以认为:每两次感染,肾病风险(发病率)提高约半个数量级;每四次感染,提高约一个数量级。
结合真实世界中,部分国家重复感染间隔时间中位数只有90多天的数据来看,提高一个数量级大约需要一年左右时间。
因此,可以推测,对于完全放弃抗疫,躺得最平的国家,将在两到三年后,出现死亡率和肾病发病率的突跃。
对于仍采取部分抗疫措施,躺得没那么平的国家,由于重复感染时间中位数增加,需要的时间相应延长。
综上,只要在未来没有出现更高保护效力的疫苗,或者大面积普及的廉价抗病毒药物,“快则三年”固然略有激进,“慢则十年”已经留足了余量,这就是我铁口直断背后的逻辑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