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浅墨:
来了太原,能不打车尽量不要打车,要么网约车要么地铁反正别打的,基本上素质好的勤快的出租司机都在市区跑,懒鬼和饿瘪飞行员都在火车站和机场蹲点,市区打的士服务基本没问题。这里的出租车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改,基本做到了不坑本地人,但是外地人不好说,客运东站那边出租车宰客的事情现在都有。非要打车的话,建议学一下太原口音(龙城雅音),这种本地土著一般没人敢坑。一般我们都坐网约车。
尽量不要在山西地面上起冲突,山西人不厉害,但是特别羊物(墨迹拖沓费劲的意思),素质高低纯碰运气,出来玩的忍一忍算了真的,有啥不高兴的你抖y上去骂,现场别吵,主要我很怕你当时受了气,去了 叔叔那里或者什么应诉单位又得受夹板气,大家都是混日子的,山西人应付工作都是和稀泥,你要较真除非死扛到底,不然来回受气得不偿失。
山西博物院
需要提前一天预约,没预约就别过去了,进不去的。号称下午5点闭馆,实际4点半广播就开始催人出门。
汾河公园
小情侣有兴致傍晚去滨河东路溜达溜达,有那个自行车道,扫个共享单车亲子骑行或者情侣俩人骑一骑车,神似洱海边骑车,挺有感觉的,路过有几个桥拍照挺出片。
晋商博物馆(督军府)
免费,公众号预约。督军府对面就是食品街,溜达出来就是钟楼街和柳巷,晚上可以出来逛逛,适当品尝点特色美食。
五一广场
这里是太原最繁华的地方,建议晚上来。来了可以看看曾经的太原城墙首义门,金闪闪。天一宫修的和王府一样,里面的东西确实不便宜。如果不喜欢,可以去对面的山西饭店,这里修的像皇宫,价钱还更便宜一些。实在不敢去就去旁边的麦当劳,不会让你饿肚子的。一边吃汉堡一边看看山西饭店的夜景,给你一点山西震撼。
山西饭店
别被它门头吓着,俩人二百吃一顿体验一下不亏,装逼还能出片,其他可去可不去
钟楼街
晚上钟楼街随便逛一下,纯逛就行,网红步行街卖的东西全国都一样。从东那个3d屏往西走到头
就是个商业街,主打一个东西不好吃,有钱没法玩,你喜欢买东西当我没说。是少见的那种带着钱去了也花不舒服的宝地,多来几次,彻底治好你爱逛街的毛病。
食品街
食品街里面都是类似烤猪蹄蜂蜜大麻花大连烤鱿鱼这种玩意,什么火卖什么倒闭换手贼快
- 小吃林:(往左拐走另一个方向,走个100米丁字路口)进去五块钱买个炒凉粉,五块钱买个煮梨
- 屈礼洪:麻酱串串+宽粉
- 泉娃子:水晶粉
- 钟楼街东口六味斋:百年老字号,酱肉是招牌
- 雪山冷饮店:可以吃到本地人都夸奖的陈醋冰淇淋,它本身也是一家山西菜馆,可以吃到糖醋丸子、过油肉、泡泡油糕等好多当地特色菜。
- 上帝炸鸡:路过要是看见有个排队卖炸鸡的,那玩意类似德克士手枪腿,但更便宜更好吃,一定现买现啃,凉了很油腻
杨记灌肠:进店必点荞麦灌肠,不过其实它既没灌也没肠,是用荞麦面做的一道小吃,泼上油辣子,香得不行。
柳巷
曾经是商业中心,同样可以吃到太原特色。羊杂割首当其冲,一碗鲜美无比的羊肉汤配一只饼,就是一顿正宗的太原早餐。
晋祠公园
晋祠外面是公园里面景区不大,两个小时转完了。公园得8点半才开,晋祠博物馆九点开门,晋祠和天龙山的通票110块,单买是晋祠80,二龙山50(志愿者讲解9:00和16:00)。提前1天在公众号“中国晋祠”购票。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它就像一根时间轴,清楚展示了各个朝代精妙绝伦的祠堂建筑样式,让梁思成夫妇兴奋不已。
这是真古建筑群。86版西游记孙悟空变成的庙就在里面,黑神话悟空里的一些雕塑和建筑也是在这里取景的。里面节假日还会有舞狮之类的活动,平常去啥也没。前面公园的部分可以免费参观,后面博物馆的部分需要付费进入。
博物馆里有饮水机(冷热水都有)、饮品贩卖机。公园门口有很多小吃摊,走的饿了渴了,景区的物价你懂的。里面走饿了可以去咖啡店吃东西,也有文创产品店卖东西,一开始进去会很新鲜,走30分钟就开始审美疲劳了。
- 存包处:到晋祠公园公交站下车,走到游客中心就可以看到晋祠天龙山景区自助存包处
- 过了晋祠胜境门楼右手边有景区讲解处,一般情况下上午10点,下午3点可以去游客服务中心预约导游,有免费的公共志愿者导游。博物馆租借讲解器35元。(可以在网上提前看 《千年一园看晋祠》了解晋祠,也可以边逛边听讲解)
- 中轴: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 右支:文昌宫→东岳祠→钧天乐台→昊天神祠→唐碑→唐叔虞祠→善利泉亭
- 左支:水母楼→难老泉→真趣亭→傅山纪念馆→ 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舍利生生塔
- 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 三绝:宋侍女像、周柏、难老泉
- 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
献殿:始建于南宋,后代翻修的时候依旧保留了全榫卯结构。
鱼沼飞梁:在献殿前面的水池上,架有一座“立交桥”,据推断它最晚建造于北魏。如此造型的古代桥梁全世界留下来的都非常少,因此非常珍贵。
圣母殿:全国留存不多的北宋木结构建筑,要比普通殿堂少大概10根柱子,北宋时期精湛的建造功力可见一斑。殿前柱子上的木雕龙和里面的43尊彩塑都是宋代杰作,要比手工艺古代人完全没在怕的。
北宋彩塑:这指的就是圣母殿里的那43尊彩塑,不过梁思成曾表示不喜欢这些塑像,觉得不够精致。
难老泉:据说泉眼从未断过流,而且水温始终保持在17-18℃,
周柏:它可能是整个晋祠年纪最大的存在了,西周初年被种下,算下来已经有差不多快3000岁。
龙山石窟离晋祠不远,它的名声也很响亮。之前丝绸之路巡礼中提到的石窟都在体现佛教文化,而龙山石窟则是道教石窟群。这座石窟的兴建者是丘处机的徒弟宋德芳,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是不是一下子感觉这石窟离自己近了好多。
跟着指示牌走,到达去石窟的观光1路公交站点。攻略都说坐公交好,公交单程4块一趟,个体户单程一趟40块,去石窟的路是超级高架路,是不能卖站票的。在公交第一站下车后直接进入景区,游览石窟。石窟分东窟和西窟,两个距离位置不远,再加上下车点是石窟最高点,整个游览路线都是一直往下的,对体力上的挑战不大。
看完东西石窟,就根据台阶继续下山看风景,下山很快,不知不觉就到景区出口。景区出口有指示牌,根据指引可以看见路边挨着两个展览馆,可以进去看看,不收费的,只是进门时有可能会有一个保安让你出示一下电子票或者纸质票
展览馆正对面就是厕所和公交等车点。这里的公交等车点是观光1路的终点站、也是第二站(第一站是之前我下车、进石窟景区的地方),同样的,从事个体交通运输生意的人也不少
植物园
门票30块。差不多一个小时转完了,提前找好地方拍照,这地方天刚黑亮灯时候最好看。植物园里面的餐厅挺多的,价格着实不便宜。
一进门口就能看见三颗球型建筑,很有特色。晚上去的话有个全是灯的大电梯,不管是自己站上去还是远远的看都挺科幻的,不过经常维护,去了不一定能体验到,而且人巨多。
方特东方神画
门票钱包括所有游玩项目,没有其他项目收钱,吃喝另算,不过没迪士尼那么贵。各种游玩项目都有,排队情况也不像迪士尼那么夸张。这里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和迪士尼比起来这就是个物价砍半、排队时间砍半、游玩项目没差多少的游乐场,你要非说迪士尼有米老鼠的话,那这里还有熊大熊二呢。
迪士尼的表演更好看,但是方特的过山车绝对甩迪士尼的创极速光轮一条街。方特晚上有打铁花,也有烟花表演。里面有座很高的塔,不是装饰建筑,这其实是跳楼机。
晋阳湖会议中心
是一个专门举办各种展览的地方,经常有漫展,平常没什么意思。不过这两天有茶博会,可以去免费喝茶和吃茶点。虽然要收你50元的门票钱,但是某音上只要20,更搞笑的是在某个入口扫码可以免费进,有人带你进去的话连扫码都省了。我拿着一个稳定器,拿着一个反光板,人家问都不问直接放我进去,太原的抽象在此可见一斑。
千度美术馆
文艺范拉满展览多而且拍照出片,感觉场地很小,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艺术品,里面有各种美妆博主打卡拍照,个人感觉除了装潢比较独特,没什么可取之处,门票也不便宜,不值得去。
太原古县城
一坨200亿的粑粑,里面卖的都是烤肠鱿鱼串,灰不溜秋丑了吧唧的新建仿古建筑,谁去谁后悔。
晋阳湖
就是个人工湖,加上一堆不咋地且小贵的小资饭店,你家没公园吗去那里做什么?推荐你看灯光秀的你直接吐口水
美食
早餐太原全国独家头脑,口味两极分化,不如要一个蒸碗老豆腐,羊肉烧麦好吃就是小贵。还有一个南肖墙丸子汤,配烙饼,喜欢碳水的会很满意,前提是你住的附近能找到一家看的过去的,丸子汤店一般卫生都不咋地
山西菜全是主食配主食,你不行看看西贝莜面村的菜单那全是山西菜看着有食欲吗?随便找个干净的面馆吃一碗大差不差,俩人各要要一碗剔尖【浇卤】和一碗刀削【带汤】互相尝尝就完事了。楚云飞都说了,山西菜上不得台面,你是来玩的不是来招待的,去一些饭店讲排场没用,菜都差不多,而且太原真正高级的餐厅反而做粤菜徽菜的多。
- 贡天下是连锁线下店,山西特产都能在店里买到,量大的话也可以邮寄回家很方便。
- 找近的吕梁农家菜或者五寨饭店,各种奇怪的主食和泡泡炸糕啥的都吃得到。
- 老太原、龙聚祥是连锁店,一家太原菜一家大同菜,林香斋是老字号,这三个地方离得近可以看个人口味和排队情况选一家。
- 山西会馆体育路总店,一站式体验山西面食的好去处,有表演。
- 运城菜:河东颐祥阁,排队久环境一般但味道很好。
- 连锁中小规模餐厅:北路家、晋三甲、涛涛。
- 街边老店:王太饭堂、常和居(清真餐厅)
- 郝刚刚羊杂汤、清和园头脑、六味斋丸子汤、认一力烧麦可选。
- 六味斋是当地老字号,可以一站式吃到各种面点小吃。除此之外,店里的酱肉饼、老豆腐、丸子汤都是当地非常地道的早餐选择。
- 凉拌莜面(把莜面做成的面条加调料凉拌,虽然基本就是一盘面,但这是菜。进阶版叫三丝莜面,也不过是增加了胡萝卜丝、黄瓜丝和土豆丝。)
- 兴县压头肉(特色猪头肉,有着皮冻一样的口感和外观)
- 岚县拿糕(把土豆泥反复捶打,捣成和年糕一样充满韧劲,然后蘸着调料吃)
- 清徐灌肠(虽然叫灌肠但是没有肠,纯面食,切记别点其他地方的灌肠,真的有肠)
- 柳林碗团(荞麦面和白面混合后蒸出来的食品)
- 大同凉粉(大同特色凉粉,可以细分好几种,不过菜单上只会写大同凉粉)
- 小馒头炒过油肉(山西的过油肉有别于其他地方,炒馒头进去也是特色的一环。这个馒头不是大馒头的块,也不是旺仔小馒头,是一种尺寸介于两者之间的小馒头)
- 羊肉栲栳(栲栳是一种莜面做的圈型食品,羊肉会做成肉末让你蘸着吃)
- 莜面河捞(莜面做成柱形的面条蒸热,加上调料热着拌出来,这是菜)
- 红油黑楞子(黑楞子是一种荞麦面和土豆混起来的半透明食物,一般发黑)
- 炒恶(恶是一种用淀粉做的非牛顿流体)
- 芝麻饼炒碗团(加了芝麻的发面脆饼炒莜面白面混合物)
- 定襄蒸肉(淀粉比肉多,口感比一般的火腿肠更面一些,因为第一配料是土豆)
- 右玉羊肉(山西特产羊肉,有些内蒙古的羊肉也是右玉羊肉,但是会说成是内蒙羊肉)
- 炒土豆圪蹴(圪蹴是土豆和面粉混起来的一种食品,外形像是洗澡时候澡巾搓下来的那种皴,在山西叫圪蹴,不过每一根都很长,洗澡时候很难搓出这种尺寸的圪蹴)
- 炸油糕(油炸黄面团,里面是黑糖,枣泥或者豆沙,一般红白喜事都吃)
- 水晶角(jue)子(土豆和荞麦面混起来的类似饺子的食物,看起来是个大了一倍的半透明饺子。如果你质疑这不就是大饺子吗?山西人会告诉你两者完全不同)
- 西葫芦炖茄子(知乎名菜,估计你只能在山西吃到,一般是调面用的)
- 清明菜(茴子白炒粉条,莫名好吃)
- 地帮菜(干锅土豆块加豆腐条加大量香菜,巨辣无比)
- 大烩菜(也叫熬土豆、大锅炖。是用土豆块、豆腐块、豆角、粉条为主的炖菜,里面会有少量肉。就是东北大乱炖那种风格)
- 炒擦擦(也叫炒不烂子,炒古雷,土豆和面混合的一种面食)
- 莜面旗子(就是莜面切成菱形四边形)
- 剔尖(就是刀削面的筷子改进版,削面的不是刀而是筷子。去了太原的饭店说“给我一碗面”默认给你这个。饭店一般还会提供数种炒好的菜作为盖在面上的配菜。还有一种叫抿尖的面,是在案板上抿出来的,这两者不同,注意区分)
- 羊肉饺子(山西的羊肉饺子胡萝卜更多一些,几乎只有胡萝卜的情况也不是没见过)
- 岚县圪坨(用筷子做的类似于猫耳朵的面食,不过更小,还要搭配能嵌进去的土豆块、豆腐块、羊肉块等配菜一起煮)
- 柳林粉汤(面片汤+粉条+烧肉+卤蛋。所谓面片一般称之为揪片,这边吃肥肠面的话默认给你上这种面)
- 素羊杂(就是羊杂汤,但是里面不放羊杂,只有大量粉条豆腐冬瓜胡萝卜丝)
- 钱钱汤面(钱钱是把黄豆压成饼的一种辅料,汤面就是普通面条,不过和钱钱搭配的时候,面汤里大概率有南瓜)
- 清徐沾片子(在豆角或者菜叶周围裹一圈面,做成大片状,但是不能把菜完全包裹。然后下锅煮熟,蘸着调料吃)
千万别点的特色菜
是特色,但是纯度过高,一般人不要尝试,字面意思的把人吃吐,类似于北京豆汁那种玩意
和子饭
煮一锅小米南瓜稀饭,然后把挂面扔进去煮,然后随便炒个菜也倒进去,搅拌均匀捞出来开吃。加什么菜可以随意搭配,但是一定要先炒后加,不能直接把食材放进去煮,否则没有油气,实在懒得炒把剩菜倒进去也行,这也是一些家庭的懒人做法。没有挂面也能用方便面,或者任意面。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随意添加,卖相极差,看一眼就饱了,很难入口。
评语:见过猪食没有,没见过的话见过餐厅的厨余垃圾桶没有,如果一种食品的卖相差到这个程度,它存在的意义就已经不是为了吃。
临汾牛肉丸子面
牛肉和丸子是分开的,牛肉是牛肉,丸子是淀粉丸子,面是类似于担担面的一种脆面,很难煮。苦辣口,重油重盐,人生中第一次去临汾吃,拉了两天肚子。太原卖的基本都是本土改良版,是咸辣口。你也许很能吃辣,但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吃苦、吃咸。如果不能,不要尝试。
评语:人生五味,不过酸甜苦辣咸,临汾牛肉丸子面独占四种。只是少了甜,还增加了些许油腻。
太原头脑
面糊煮羊肉,再加上莲藕段,长山药,酒糟,羊油。咸酸口。如果你觉得这个调味有问题,那也可以吃没有味道的版本,保证你更难以下咽。正宗吃法得搭配黄酒和烧麦,实际上光是吃完一碗头脑也不容易,虽然说地道传统食品,但是生活在太原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尝试这个东西。这是专门给游客准备的暗黑料理。不过据说老太原人就好这口,睁开眼睛就得来一碗,下肚那叫一个地道。
评语:北京有豆汁,太原有头脑,山西的传承,北平的地道。
黄河大鲤鱼
主流做法是炸,然后调个糖醋汁浇上去,也有直接红烧的,有一说一这道菜调味没啥问题,问题出在鲤鱼上。经常吃鱼的人可能知道,鲤鱼这玩意的刺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法吃。而黄河鲤鱼是鲤鱼的plus版本,拥有更多的刺,我感觉和黄河鲤比起来刺猬可能更好入口一些。我问过老人这种菜怎么吃,他告诉我他们都是把鱼炸的肉都脆了连刺一起吃。个人实在无法接受。为什么美国鲤鱼会泛滥,因为什么厨师都拿鲤鱼的刺没辙。
评语:其实对于爱刺人士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美食,细嚼慢咽的挑刺过程也是一种美德。
义井沾串
调配好十几种不同风味的调料,勾厚芡,做成印度美食的样子。然后准备十几个罐子,分别装入。再把几十种食材例如西蓝花、火腿片、鱼豆腐、面藕等用开水煮出来,用竹签串好,分类摆放。食材五花八门,特点是分量极小,但是价格低廉,这东西爱好者不少,女性居多,我也吃过不止一次,但是外观极其劝退路人。
因为这个小吃主要是吃调料而不是食材,食材只是调料的容器而已。十几个装了调料的罐子会一字摆开放在长桌上,每个食客会选择数十串各种食材放在盘子里,然后走到桌前面对罐子。想吃哪个调料,就伸手用食材去蘸哪个调料。十几个食客你蘸一下我蘸一下,没多久桌上就滴落了各种调料,混在一块就像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现场一样。再过一会,地上也全都是调料和食材,食客踩来踩去,踩成一滩烂泥。
另外蘸串最大的问题是吃法很不卫生,和蘸别人口水没什么区别,还蘸的是陌生人的。对方好看的话也就罢了,可是街上哪来那么多长得好看的人?而且蘸串这种小吃一般都是露天的小摊,有门面的店很少,太原又在黄土高原上,一阵风吹过,也不知道多少尘土成为了新的调料。游客一般在摊前看一眼就倒胃口,只有本地人会吃。虽然可以打包回去吃,不过没多少人会这么吃,吃的就是一群人互相蘸口水的氛围感。吃一次几块钱,贵倒是不贵,就是容易拉肚子。
评语:爱她,就带她来吃沾串。在这里你能吃到她的口水,不过她的口水里也掺着他的味道。